母校新闻

11/18

2022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二十大精神

11月18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办公楼A316会议室举行学习交流会,专题学习二十大精神。校党委书记杨天梅主持学习会并讲话。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 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扩大会议精神。会上,党委书记杨天梅,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明,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济宁学院监察专员孔繁润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是

11/18

2022

学校召开科研相关工作每月调度会

11月17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A221会议室召开2022年科研相关工作每月调度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刘国栋主持,科研处处长薛庆文、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中心主任苑壮东以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院长助理参加会议。 会上,刘国栋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服务地方工作、项目库储备工作做了指示,并表示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通过学科建设来有力推动课程建设,支持、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服务地方工作的推进,他指出学校相关基础薄弱,老师应主动接触企业、了解产业,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才能实现

11/16

2022

喜讯!我校毕业生在济宁市第六届创业大赛评选活动中斩获佳绩

近日,从《关于济宁市第六届创业大赛及相关活动结果的通报》(济人社字〔2022〕100号)获悉,由我校推送的毕业生张燕红、宋喆经过推选报名、项目评审和路演答辩等环节,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荣获“济宁市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并每人获得一次性奖励1万元。 济宁市创业大赛由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11部门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挖掘创业典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打造济宁市“孔孟故里,创业新城”服务品牌。 张燕红,我校物理科学与智能工程学院2016届电子信息工程专

11/16

2022

我校与泗水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为共议校地合作新思路,共谋科教融合新发展,11月16日上午,我校与泗水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济宁学院-泗水县人民政府校地战略合作暨泉乡人才“校地共享菁英”计划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学校党委书记杨天梅,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明,党委副书记丰家雷,党委委员、副校长尹春光,副校长刘国栋,泗水县委书记赵鑫,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洪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冲,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前,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张乙彬出席签约仪式。学校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与专家教授,泗水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11/16

2022

学校领导深入联系班级与学生座谈交流

近期,我校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各二级学院,深入联系班级,了解掌握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积极回应同学们关心关切的问题。 11月1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杨天梅到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与2021级化学专业1班全体学生进行座谈。杨天梅仔细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及提出的意见建议,充分肯定了联系班级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氛围,同时感谢同学们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他要求同学们,一是要正确理解国家、学校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自觉遵守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守护

11/15

2022

济宁学院学子在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再获佳绩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RoboCom国际公开赛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物资运送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济宁学院学子再创佳绩。经过省赛选拔,产业学院两支队伍参赛(壮志凌云:张世豪、颜克贵、夏敬伟;虎啸队:陈齐龙、高凯茜、孙岱林),在指导老师(安磊、夏自祥、张利、王要刚)的带领下,师生们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备赛,最终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是济宁学院学子在该项比赛中第一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是教育部认定的高校大学生

11/15

2022

我校在第三届儒商大会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由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儒商大会将于本月底在济南召开,为弘扬优秀儒商文化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众智与共识,大会秘书处面向社会各界举办了“新时代儒商的精神特质与实践风范”征文活动。11月14日,主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公示结束,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儒商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征文活动,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专家学者作儒商精神专题讲座,安排优秀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广泛征集,共向大会提交高质量征文996篇。儒商学

11/15

2022

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山东文献集成》入藏人文与传播学院

在校领导亲切关怀和教务处、资产处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日前,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山东文献集成》在完成项目论证、招标等程序后,顺利入藏人文与传播学院“珍稀文献资料库”。《山东文献集成》的入藏对该院汉语言文学重点专业建设、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和发掘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山东文献集成》作为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是一部专门收录山东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地方文献丛书。2005年由山东大学王学典、杜泽逊教授提出计划,并获山东省政府特批立项。丛书由山东省原省长

11/13

2022

我校成功举办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2022年年会

深秋意未尽,初冬寒尤暖。11月12日至13日,由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主办、济宁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隆重召开。会议聚焦语言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本土化创新发展主题,邀请了8位全国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23位省内高校外院院长、专家、教授担任报告主持人和六个分论坛点评嘉宾。来自国内外202所高校的500余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和思想交流。大会收到学术论文投稿194篇,分论坛发言115人。 济宁学院党委书记杨天梅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11/12

2022

我校再次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自然指数排名TOP200

近日,自然指数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1.9.1-2022.8.31),凭借高质量科研产出,我校再次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TOP200,排名第199位,山东省内高校排名第15名。我校岳呈阳教授、雷晓武教授、李继森教授为通讯作者,刘文博士、李树清博士、陶现森博士为第一作者,王姿懿为参与作者的共11篇高水平论文入选,充分反映了我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我校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产出的可喜态势。 自然指数(Nature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